2023222星期三 34504

欢迎光临本站!
描述

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

浏览: 作者:admin 来源: 时间:2022-06-25 分类:金刚经
 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  宗性法师主讲 11月24日  赏鉴、措错整理  上回讲到怎样尊重正教分,内容非常短,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

 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

 

  宗性法师主讲 11月24日

 

  赏鉴、措错整理

 

  上回讲到怎样尊重正教分,内容非常短,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,就是怎么样是尊重正教,换句话讲就是怎样算是尊重佛法。上次讲到,真正地由内心尊重佛法,就是如教修行、如法修行,用佛陀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,指导我们的行动,这样是对佛法最大的尊重。说得更明白一点。佛法不同于普通的哲学和学问,佛法不只是理论上的阐释,而是通过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动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佛陀所觉到的人生的智慧是通过生活和行动而觉悟出来的。所以佛陀所觉悟出来的这样一些人生智慧就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。他的觉悟来源于生活,反过来更能够切实地指导生活。正如我们所讲艺术来源于生活,反过来,艺术也要为生活服务。佛法的真正意义也在这里,佛法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让我们把佛陀从人生中体验到的智慧,用于人生。这样佛法才具有生命力,才有用处。佛法不是束之高阁的,而是真正能在我们生活中改变我们的习气、消除我们的烦恼、提升我们的气质、净化我们的心灵、指导我们的人生,所以《金刚经》中讲,怎么才叫尊重正教?就是要如法修行,怎么样能如法修行呢?就是在生活里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,让佛法的智慧与生活融为一体。也就是我们现在“人生佛教”提出的“佛法要生活化,生活要佛法化”。现在有的人搞不明白,说“佛法生活化”会不会导致佛法的知识化呢?这需要我们用智慧来把握。我们之所以讲要让佛法生活化,是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。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。佛法生活化就是要用佛法来化解生活,这个才是目的,才是如法修行。佛法生活化就是让我们生活的更和谐,生活得更自在。所以,实践佛法的路就是一条佛法生活化,生活佛法化的路。懂了这个道理,我们才真正明白,原来对佛法的尊重、对三宝的尊重就是很好的修行。三宝的恩怎么报?佛需要你给他吃吗?给他穿吗?法是这样吗?僧当然需要你供养,但真正报三宝恩,最好的办法就是像《金刚经》所讲的尊重正教,如法修行。佛陀出现于世,最终的目的目标就是让众生得到佛法的受用,通过佛法的修习,能够改变生命的航向,能够脱离生死苦海,到达究竟的彼岸。所以,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让佛法生活化,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,能够改变我们生命的染污,达到觉悟,这正是三宝希望我们众生能够办到的。所以,我想,如果我们每个人,按照佛法在生活里很好地来透视,三宝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,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微笑。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,才真正是佛的弟子。我们要真修学,要做真正的尊重正教的人。原因就在这个地方。为什么总是强调这个问题。因为在生活中,老是有居士问我:“师父啊,我那个房间里不干净,能不能诵经?诵经要在什么地方?要怎么样才如法?”等等。我就跟他讲:要干净,哪里干净?现在大家住的都是楼房,要冲哪一方?人家的设计不是单独为你设计。你认为不干净,说人家楼上有卫生间,那你总不能到楼顶上去诵吧,即使你到楼顶上去诵,那楼顶上也不绝对干净啊,因为楼顶上空还有飞机过呢,还是不干净,那你怎么办呢?所以真正修学佛法不是在形式上。很多人啊,一学佛以后,就在形式上打转。这样不行,那样也不行。这下可好,本来没学佛时还好,一学佛烦恼更多了。要知道,学佛是要学佛的智慧,不要成天沉溺于形式,不是一定要怎样怎样的形式。当然,没有形式也不行。因为形式跟内心是统一的。我刚才讲的意思是叫你不要沉溺于形式,而不是叫你不要形式。我的意思是要你在注意一定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佛的内涵。不是让你什么形式都不要。

 

  因为形式也是反应你的内心世界。成于中而形于外。但是我们的内心若不知提升,阻碍了我们的形式也不行,内涵和形式相一致这就对了。内容和形式要双管齐下,不能只注重一面。在生活中,我们应当根据情况,因地制宜。有的人说“听人说拜佛要向西拜,但西边是厕所,那我怎么拜呢?”我说:你想怎么拜就怎么拜!何必一定要固定呢?关键是你要在内心里拜,形式和内涵要统一,要协调。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去深思反省。我们学佛本身是为了自在,为了解脱,结果烦恼把我们给束缚起来了,这不是佛陀施教的目的。所以,一方面,要注重内涵的提升,一方面要注意形式的协调,两个方面结合起来,才是一个尊重正教的佛教徒,是真正如法修行的佛教徒。光注重形式是不对的,光强调内涵的也是不对的,要把这两个东西统一起来,才能真正地进入佛法大海,才能真正地不偏离。《华严经》上讲要理事圆融。强调内涵是“理”上的,强调形式是“事”上的。如果你只注重形式,就是执事昧(迷惑)理,如果只强调内涵而不注重形式,那就是偏理废事。佛法主张中道,因为理事是相互依靠的。就像衣服有两面,里子和面子是相衬的,离开面子就没有里子,离开里子也没有面子。理事的道理也是一样。外面的面子和里面的里子是一样的,谁也离不开谁。包括我们刚才讲的形式和内涵,也是这样。如果形式离开了内涵,那么形式就是虚假的;若内涵离开了形式,那么内涵怎么来表达呢?不通过形式谁知道你心里想什么?所以这两方面一定要圆融起来,理事要圆融起来。我们的修行只有沿着这样的道路,才能平坦、稳定地前进。如果只注重一面。我们的修行就会失去重心,就会偏离,就会成为曲线,不会是直线,我们的智慧就不会平稳地增长。那样会形成曲折的道路,会给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。刚才是对我们上一次讲的内容做了一点补充。下面我们接着讲经文。

 

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

浏览: 作者:admin 来源: 时间:2022-06-25 分类:金刚经
 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  宗性法师主讲 11月24日  赏鉴、措错整理  上回讲到怎样尊重正教分,内容非常短,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

 《金刚经》讲课记录 第七

 

  宗性法师主讲 11月24日

 

  赏鉴、措错整理

 

  上回讲到怎样尊重正教分,内容非常短,但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,就是怎么样是尊重正教,换句话讲就是怎样算是尊重佛法。上次讲到,真正地由内心尊重佛法,就是如教修行、如法修行,用佛陀的智慧来指导我们的生活,指导我们的行动,这样是对佛法最大的尊重。说得更明白一点。佛法不同于普通的哲学和学问,佛法不只是理论上的阐释,而是通过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动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佛陀所觉到的人生的智慧是通过生活和行动而觉悟出来的。所以佛陀所觉悟出来的这样一些人生智慧就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。他的觉悟来源于生活,反过来更能够切实地指导生活。正如我们所讲艺术来源于生活,反过来,艺术也要为生活服务。佛法的真正意义也在这里,佛法的真正意义就是要让我们把佛陀从人生中体验到的智慧,用于人生。这样佛法才具有生命力,才有用处。佛法不是束之高阁的,而是真正能在我们生活中改变我们的习气、消除我们的烦恼、提升我们的气质、净化我们的心灵、指导我们的人生,所以《金刚经》中讲,怎么才叫尊重正教?就是要如法修行,怎么样能如法修行呢?就是在生活里用佛法的智慧来透视,让佛法的智慧与生活融为一体。也就是我们现在“人生佛教”提出的“佛法要生活化,生活要佛法化”。现在有的人搞不明白,说“佛法生活化”会不会导致佛法的知识化呢?这需要我们用智慧来把握。我们之所以讲要让佛法生活化,是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。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。佛法生活化就是要用佛法来化解生活,这个才是目的,才是如法修行。佛法生活化就是让我们生活的更和谐,生活得更自在。所以,实践佛法的路就是一条佛法生活化,生活佛法化的路。懂了这个道理,我们才真正明白,原来对佛法的尊重、对三宝的尊重就是很好的修行。三宝的恩怎么报?佛需要你给他吃吗?给他穿吗?法是这样吗?僧当然需要你供养,但真正报三宝恩,最好的办法就是像《金刚经》所讲的尊重正教,如法修行。佛陀出现于世,最终的目的目标就是让众生得到佛法的受用,通过佛法的修习,能够改变生命的航向,能够脱离生死苦海,到达究竟的彼岸。所以,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让佛法生活化,让我们的生活佛法化,能够改变我们生命的染污,达到觉悟,这正是三宝希望我们众生能够办到的。所以,我想,如果我们每个人,按照佛法在生活里很好地来透视,三宝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,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微笑。因为只有这样,我们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,才真正是佛的弟子。我们要真修学,要做真正的尊重正教的人。原因就在这个地方。为什么总是强调这个问题。因为在生活中,老是有居士问我:“师父啊,我那个房间里不干净,能不能诵经?诵经要在什么地方?要怎么样才如法?”等等。我就跟他讲:要干净,哪里干净?现在大家住的都是楼房,要冲哪一方?人家的设计不是单独为你设计。你认为不干净,说人家楼上有卫生间,那你总不能到楼顶上去诵吧,即使你到楼顶上去诵,那楼顶上也不绝对干净啊,因为楼顶上空还有飞机过呢,还是不干净,那你怎么办呢?所以真正修学佛法不是在形式上。很多人啊,一学佛以后,就在形式上打转。这样不行,那样也不行。这下可好,本来没学佛时还好,一学佛烦恼更多了。要知道,学佛是要学佛的智慧,不要成天沉溺于形式,不是一定要怎样怎样的形式。当然,没有形式也不行。因为形式跟内心是统一的。我刚才讲的意思是叫你不要沉溺于形式,而不是叫你不要形式。我的意思是要你在注意一定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佛的内涵。不是让你什么形式都不要。

 

  因为形式也是反应你的内心世界。成于中而形于外。但是我们的内心若不知提升,阻碍了我们的形式也不行,内涵和形式相一致这就对了。内容和形式要双管齐下,不能只注重一面。在生活中,我们应当根据情况,因地制宜。有的人说“听人说拜佛要向西拜,但西边是厕所,那我怎么拜呢?”我说:你想怎么拜就怎么拜!何必一定要固定呢?关键是你要在内心里拜,形式和内涵要统一,要协调。这个问题值得引起大家去深思反省。我们学佛本身是为了自在,为了解脱,结果烦恼把我们给束缚起来了,这不是佛陀施教的目的。所以,一方面,要注重内涵的提升,一方面要注意形式的协调,两个方面结合起来,才是一个尊重正教的佛教徒,是真正如法修行的佛教徒。光注重形式是不对的,光强调内涵的也是不对的,要把这两个东西统一起来,才能真正地进入佛法大海,才能真正地不偏离。《华严经》上讲要理事圆融。强调内涵是“理”上的,强调形式是“事”上的。如果你只注重形式,就是执事昧(迷惑)理,如果只强调内涵而不注重形式,那就是偏理废事。佛法主张中道,因为理事是相互依靠的。就像衣服有两面,里子和面子是相衬的,离开面子就没有里子,离开里子也没有面子。理事的道理也是一样。外面的面子和里面的里子是一样的,谁也离不开谁。包括我们刚才讲的形式和内涵,也是这样。如果形式离开了内涵,那么形式就是虚假的;若内涵离开了形式,那么内涵怎么来表达呢?不通过形式谁知道你心里想什么?所以这两方面一定要圆融起来,理事要圆融起来。我们的修行只有沿着这样的道路,才能平坦、稳定地前进。如果只注重一面。我们的修行就会失去重心,就会偏离,就会成为曲线,不会是直线,我们的智慧就不会平稳地增长。那样会形成曲折的道路,会给我们的修行造成障碍。刚才是对我们上一次讲的内容做了一点补充。下面我们接着讲经文。